一、ISO9001認證可以給企業帶來效益嗎?
BSI(英國標準學會)和ASQ (美國質量學會),分別是英國、美國在標準和質量領域的權威機構。它們曾在2011-2012年之間,做了4個有關ISO 9001實施效果的對比調研項目。這4個項目的成果,匯集到一起是這樣的:
從上圖可以看出,實施ISO 9001能帶給企業六個重要領域的量化成效。這六個領域是:管理、財務、運營、產品開發、服務、市場銷售。
在這六個領域,實施ISO 9001的企業與未實施的相比,效益分別提高了48%到100%不等。
“哈佛論文”和英美權威機構的大數據調研結論,是不是足以證明ISO 9001的威力了呢?
我們再看一篇論文,這篇論文發表于2008年9月《Management Science(管理科學)》上,標題為《Quality Management and Job Quality: How the ISO 9001 Standard for Quality
Management Systems Affects Employees and Employers(質量管理和工作質量:ISO 9001標準如何影響員工和企業)》。
論文發表在哈佛商學院的一個權威的學術期刊上。
作者有兩位,一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Haas商學院的David Levine,一位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Michael W. Toffel。
這篇文章濃縮了一些ISO9001認證的組織所取得的關鍵收益,它這樣寫道:‘采用ISO的組織在公司生存、銷售額及雇員增長上都有更高的比率。’”
部分內容翻譯如下:“ISO 9001質量管理系統標準如何影響企業的產出(如利潤),已經有一些項目做了研究。本項目是首個大規模研究ISO 9001對企業員工產出(如就業、待遇、健康、安全)影響的項目。我們采樣了加州將近1000家企業,做了等量對比分析。已實施ISO 9001的企業,其倒閉率要遠遠低于未實施的。在存活下來的企業中,實施ISO 9001有更高的銷售增長率、就業、工資、年均收入,其員工健康受損率也有所下降,盡管受損總成本沒有差別。”
研究摘要的結論里,最重要的兩條,是實施了ISO 9001的企業,比未實施ISO 9001的,有更高的銷售增長率,低得多的(企業)倒閉率。
總結起來就是:ISO 9001能提升企業產品/服務的質量高,所以銷量增。ISO 9001能加固企業自身的質量,所以不容易倒閉。
綜上我們可以了解到:ISO9001認證確確實實對企業大有用處,那為什么中國的企業大多只拿ISO 9001證書當擺設呢?
二、為什么ISO9001認證在國內一些企業中成了擺設?
西方只認程序不認人,而中國只認人不認程序。我們中國人不按常規出牌,不按常規出牌是我們的企業文化,所以不守規矩也就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。
不是ISO本身沒有用,而是因為人的問題。ISO文件定出來了,大家也討論通過了,但有幾個人能按照流程文件走?他不按流程走,還給你找很多理由:不可能做到,這樣走走不動……討論時他不反對,一旦執行起來就不理睬你,最后ISO流程文件形同虛設。
不能說中國的老板沒有管理意識、沒有質量意識,如果這樣那就大錯特錯了。中國的老板很有管理意識,如果真得全部按ISO要求走,中國這些中小企業很難生存,因為成本太高。現在的中小企業很實在,有問題的地方用簡單有效的制度管住,沒問題的地方就不能浪費太大的成本耗在那。
ISO有點大而全,面面俱到,中小企業老板感到太復雜,總感到他們工廠達不到這個水平,所以導致目前中國ISO成為一種擺設,欺騙客戶的裝飾品。
三、中小企業ISO9001認證出路在哪里?
一要本土化:不能大而全,程序文件、表單不能太復雜,要求不能太高,要求太高只有做假。
二要接地氣,流程文件要接合實際,流程文件撰寫前要到現場進行充分的調研,做到說寫做一致,杜絕文件、執行兩張皮。
三要改習性:中國工廠農民工為主,文化低,要把這些人訓練成有素質的產業工人,就要有很好的氛圍,培訓,稽查,考核。
四要加大稽查:通過稽核、考核,獎勵等行動,提高執行的習慣。
五是要調動基層員工的能動性,發掘基層員工的潛能,不能讓這些人邊緣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