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標準化工作的推進,質量認證已成為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
成部分。質量認證作為第三方評價,對于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、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
促進作用,也逐步成為世界各國規范市場行為、促進經貿發展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手段。
ISO9000 系列國際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,目前已在世界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采用,受到普
遍重視。我國自 1994 年正式成立“中國質量體系認證國家認可委員會 ( CNACR) ”以來,ISO9000
質量體系認證( 以下簡稱 ISO9000 認證) 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,截至 2008 年 12 月,經中國合格評
定國家認可委員會( CNAS) 認可的認證機構已向全國企業頒發了 485166 張 ISO9000 認證的證書,
每年 ISO9000 質量體系認證的數量平均以的 97. 63% 的速度遞增( 表 1) 。雖然中國企業熱衷于
ISO9000 質量體系認證的原因各異,但據 CNAS 的統計,90% 的企業主要是為了增加本企業的商品
出口,因為企業參與 ISO9000 認證,其一可以借助于質量體系認證,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,尤其是質
量管理水平; 其二實施了 ISO9000 認證后,企業產品質量提高,相當于獲得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
證。同時有專家通過實證,也表明中國企業參加 ISO9000 認證有利于商品的出口
我國企業通過積極參與 ISO9000 認證,不斷提升內部質量管理水平,使產品質量獲得了極大改善,增
強了產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,促進了我國產品的出口。但企業參與 ISO9000 認證對我國的
進口貿易是否有影響呢,如果有,影響的程度又是多少呢? 從理論上講,隨著中國企業獲得的
ISO9000 認證的有效證書數量的增加,其產品質量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都獲得了極大的提升,從而
中國對國外商品的依賴性降低,即中國企業參與 ISO9000 認證對中國進口貿易具有抑制作用,但實
際情況是否如此,有待于進一步的實證檢驗。本文希望通過中國 1993 - 2008 年相關數據,運用計
量經濟學相關分析等方法,實證分析 ISO9000 認證對中國進、出口貿易是否有影響及影響程度多大
等問題。